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本文深入剖析了国企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层次,探讨了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让我们一起探索国企如何从观念到实践,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落地。
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背景下,不少企业,特别是国企早已开始了对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然而,从转型的效果看,目前多数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清、缺少必要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资金配套不到位、关键人才短缺等诸多困难与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不主动采取变革措施、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导致数字化转型难以深入推进。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层次:从管控到产业,再到数字产业化
1、管控数字化
即企业以现有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结合所在行业特点,实现内部经营管理的数字化。通过对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实现管控数字化。例如,某国企通过引入 ERP 系统,实现财务、人力、供应链等部门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2、产业数字化
实现企业生产业务及相关领域的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的具体方式应根据行业特点确定,例如:面向大众消费的行业要优先考虑零售终端和客户管理的数字化升级 ;机械装备制造或化工行业需要优先考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生产端的数字化技术 ;投资类企业则需要优先考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例如,某钢铁企业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并提升产品质量。
3、数字产业化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优势,通过数字技术对外赋能,如利用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相关方提供平台服务 ;借助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为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例如,某能源企业通过建立智慧能源平台,为其他企业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并帮助其他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