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京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升级服务项目
项目背景
中冶京诚正在寻求高效、适用的企业级项目管理系统平台建设解决方案,以提升中冶京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EPC项目的整体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高标准、高水平的工程项目建设和交付。
中冶京诚计划利用EPC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提升公司工程板块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生命周期内各个里程碑节点高效率完成。中冶京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属于工程技术服务类型的典型企业,其行业特征的特殊性要求工程项目管理平台的建设要以项目策划、执行、监控为核心,充分发挥数字化在EPC总承包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整个项目的一体化管控,实现多维度监管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以最终实现EPC管理效率、融合集成、一体化的管理目标。
客户需求
以“统一、规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适应集团化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梳理形成科学、规范、适用的项目管控流程;实现进度、费用有效管控;实现质量及风险的检测和预防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协同工作效率;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实现全局实时监控及快速分析项目状态;实现“可视化、可衡量、可控制及持续优化”;实现公司项目统一管理,统一流程,一个赋能中心。逐步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具体实现以下几个方面:
Ø 管控过程一体化:通过将项目投标、立项、策划、执行、监控、收尾等过程的规范,实现公司项目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Ø 业务集成一体化:实现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全过程管理,衔接好设计与采购、施工、进度、费用、质量等板块的业务关系,打通设计、采购和施工间的数据流。
Ø 满足不同业务板块不同层级的管理要求:项目要分层次管理,从项目组、职能部门、业务机构、公司层面等不同的层级按照各自的管理要求去设计各自的管理内容。
Ø 与工程数字化建设接轨:系统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项目的数字化交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等对项目管理系统的要求。
主数据的标准化与应用:基于数据的设计思想应贯穿系统全过程,主数据是一个系统的灵魂,应利用主数据,实现项目的快速策划、数据的快捷采集、经验数据的方便积累,让数据体现价值,让经验可以再现,让成功可以复制。
解决方案
采用ORACLE PU+ORACLE P6+ORACLE Gateway组合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系统功能。ORACLE是项目型企业的一体化核心日常工作平台,既可以满足项目型企业在决策管理、群项目管理、协同办公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各种业务需要,又涵盖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不同业务重点其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覆盖的业务核心能力架构如下图所示:
该项目的业务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业务上下游之间的关系,让设计、采购、施工过程紧密衔接;让业务数据可以自动从上游流转到下游;让经验数据汇总到以主数据为载体的业务数据库中。
该业务解决方案将项目管理系统(PU)作为一个业务管理平台,充分考虑了与上下游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集成。
实施收益
通过该系统的建设,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构建了一套统一、规范的工程项目管控平台:
Ø 实现全业务覆盖:通过统一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覆盖了公司冶金、城建、市政水务等不同业务板块的勘察设计、技术咨询、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等不同工程类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Ø 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以项目为主要管理对象,以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管理为业务主线,实现项目的立项、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交付等全过程的管理;实现各管理过程的计划、执行、控制,实时掌握建设过程数据。
Ø 打通了企业上下游业务系统之间的集成:项目管理系统定位统一管控平台,打通了与不同的业务系统(如:协同设计平台、财务平台、协同办公平台、五矿采购平台等)的数据集成,实现了不同层级管理人员在统一平台实时查看并掌握项目数据。
Ø 建立标准的主数据并应用:借助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重新梳理并规范了公司的主数据(如:冶金、市政、水务等不同业务机构的PBS结构、设计工作包等),并深化应用到系统建设中。不仅规范了业务管理,并且将沉淀积累多年的经验数据有效的应用到项目管控中。
实现公司业务端到端管理的业务需求:以营销为起点,将营销的数据继承到执行端,执行端收集的历史数据重新应用到营销端,实现了整个业务数据之间的闭环、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