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AI创新赋能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 来源:上观公众号 | 作者:商务市场部 | 发布时间: 2025-08-04 | 6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关键路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其中提出,要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重点任务方面,《行动方案》列举了七项,包括深入实施“百城”试点、分类梯次开展数字化改造、推进链群融通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深度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质效、提高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推动中小企业降本增效,促进中小企业价值链提升,提高附加值,而且能够提高企业韧性,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帮助中小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打开销路。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根据《行动方案》安排,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

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工业企业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为了提升数控化率,企业一方面将对工厂的部分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相对新的设备,计划加装数据采集接口,进行数据采集改造。“预计通过本轮设备更新和改造,公司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从目前的70%上升到85%以上,生产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行动方案》指出,到2027年,试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除此之外,“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作为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受到各界关注。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充满韧性与活力,也存在诸多先天不足,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数实融合的重要发力点。“《行动方案》的出台,表明了国家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连续性,对于中小企业坚定信心和决心意义很大。”

人工智能会给中小企业带来哪些变化?

马彬介绍,人工智能首先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如,在制造业,通过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可以精准、高效地完成重复的生产任务;在物流行业,人工智能算法也可以优化配送路线、仓储管理等。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虚拟设计和模拟测试,能快速生成和筛选产品创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与客户服务改善。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客户数据,可以精准描绘客户画像,更好地针对目标客户进行营销活动。”马彬表示。

构建转型标准体系

基于此,《行动方案》提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工作组,研制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在人才保障方面,《行动方案》强调,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分层、分类提供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开展大规模数字化培训。开展数字化转型职业标准、人才标准开发与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扩大会议上,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表示,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建成全国综合信息服务“一张网”,分行业、分区域建设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